暑假期间,在苍松翠柏环绕的邱少云纪念馆前,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“少云忠魂继,安居文脉传”实践团成员列队肃立,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这座庄严肃穆的红色殿堂。
在纪念馆核心展区,玻璃展柜中静静陈列着邱少云烈士牺牲时仅存0.8平方米的棉衣碎片。1952年上甘岭战役中,这位26岁的年轻战士用血肉之躯诠释了“纪律重于生命”的钢铁誓言,每一寸焦灼的布纹都在诉说着那场生死考验。熊熊烈焰在屏幕上翻腾肆虐,跳动的火舌仿佛要吞噬一切。
看着这震撼的画面中,实践团每一位成员屏息凝神,似乎能听见那烈火中无声却振聋发聩的呐喊——那是用生命捍卫的忠诚,是用血肉铸就的信仰。活动当天,在邱少云烈士纪念碑前,实践团党员整齐列队,面向纪念碑重温入党誓词。
实践团还发挥专业优势,通过新媒体技术,让邱少云纪念馆的红色故事焕发新生机。实践团以镜头为笔,以网络为媒,将英雄事迹转化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作品,精心拍摄制作了《信仰的火焰:走进邱少云纪念馆》双语纪录片。通过特写镜头与情景再现相结合的方式,邱少云烈士的棉衣碎片、家书等珍贵文物在短视频中"开口"讲述自己的故事,成功实现了红色文物从展柜到屏幕的生动转化。
实践团指导老师冉洪玉表示:走进邱少云纪念馆,传承红色基因,这份使命贯穿了实践团在重庆铜梁为期七天的三下乡活动。在铜梁的每一天,同学们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(李科颖 解晓晶)